美聯儲利率決策的依據主要是美國經濟走勢。一般情況下,美聯儲的政策目標主要是保持物價穩定和促進就業兩項。如果它預期未來經濟可能趨于疲軟、物價存在下行壓力,就很可能采取更寬松的貨幣政策,如降息等;反之則可能采取加息等政策收緊銀根。
這次加息很重要的原因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上次宣布提高聯邦基金目標利率還是在2006年6月29日,當時提高之后的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是5.25%。2007年開始,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持續下降。一直到2008年12月16日,降至零利率。降無可降之后,美國貨幣政策進入一段量化寬松的非常寬松時期,通過非常規手段向市場注入更多流動性。
耶倫上任美聯儲主席后,在14年3月以“六個月左右”來回答記者提問的加息時點后,市場對美國加息的預期越來越強。“狼來了”喊了一次又一次,然而由于美國經濟數據的反復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美聯儲議息會議總讓市場“大失所望”。
此次加息0.25個百分點是美聯儲9年多以來首次加息。這意味著美國進入加息周期,同時也意味著美國貨幣政策結束量化寬松之后回歸常態化的政策周期。
美聯儲加息即是好消息又是壞消息。由于目前各經濟體走勢不一,因此也出現了貨幣政策的分化。在美聯儲即將開啟加息通道的同時,歐洲和日本仍處于量化寬松的非常時期。美聯儲加息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壞消息是加息意味著美國市場美元資金供應減少,預期利率和資金將上升,一些跨境流動的資金將回流美國。對于一些新興經濟體來說,這可能意味著資金的流出,進而可能導致本幣匯率下滑。如果外匯儲備等應對手段不足,可能意味著風險;但如果有足夠儲備和抗壓能力,也不是事兒。好消息是,美聯儲加息意味著美國經濟復蘇強勁,一些經濟體出口預期會改善。
近三次加息對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
從歷史情況來看,美聯儲進幾次加息都在很大程度上提振商品市場,特別是近一次加息對大宗商品的影響更加明顯,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明顯。但從更長的事件周期看美聯儲加息之后大宗商品價格有漲有跌,主要看經濟處在什么樣的背景和環境當中。
大宗商品處于下跌的大背景之下。一方面,近兩年來,受政治、經濟、技術等多因素影響,曾經“不可一世”的原油市場跌跌不休。另一方面,作為大宗商品的消費“巨頭”,中國經濟在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后突然減速,對大宗商品需求大幅下滑。
考慮目前大宗商品市場的背景,延續低迷或是主流,當然不排除階段性反彈,生產國經濟頹勢短期難改。今年以來,鐵礦石、天然氣、焦煤、原油、鋅等價格跌幅均在30%以上,而短期中國需求下滑、供給過剩等利空因素均未改善,大宗商品或繼續走弱。但不排除美元走弱帶來大宗商品的階段性反彈。大宗生產國長期接受大自然的“饋贈”,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大宗持續下跌令其出口惡化、經濟下滑,進而導致資本外逃、貨幣貶值,而貶值又推升美元,帶來大宗進一步下跌,短期內大宗生產國難以逃出這一“怪圈”。
從歷史走勢來看,每次美聯儲加息前市場有買預期、賣事實的特點,也就是說當某項政策正式實施的時候,其對于行情走勢的影響就非常有限了,并且這次加息恰逢需求端低迷而引發的商品價格下滑,即使由美聯儲的加息也很難引發商品市場大的上漲,這是由于階段性供需雙方矛盾所決定的。
美聯儲加息對中國的影響
有條件保持基本穩定。針對有關美聯儲加息可能導致匯率波動的擔憂,中國人民銀行近期表態,從中長期基本面看,匯率有條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理由有四個:一,中國經濟增速雖然相對放緩,但從橫向比較仍屬較高水平;二,中國仍保持一定規模的貿易順差;三,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后,境外持有的資產規模將逐步增加;四,中國外匯儲備充裕,財政狀況良好,金融體系穩健。
貶值壓力加大,降息空間受限,加快改革轉型。美國加息增加了美國資產吸引力,加劇資金外流,因而我們應當提高國內資產回報率來應對,需要多管齊下:一是穩住國內經濟,11月工業出現底部反彈,預示著經濟或短期企穩,助于增強對短期中國資產回報率的信心。二是短期需穩住利率、不宜降息,應主要通過降準來對沖資金外流。三是加快改革,提高中國經濟的效率,無論是注冊制的加快、居住證制度的實施,還是對中央企業“僵尸企業”的清理決心,都標志著改革在加快推進。